
高职院校因其专业定位准确,一直颇受用人单位欢迎。小刘军/摄(资料图片)
随着一本、二本和三本相继结束录取,高职类院校是考生圆2007年大学梦的最后选择。近年来,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专业技能要求的提高,高职类院校大专生逐渐在职场走俏。
民办高职是这批院校的招生主力军之一。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很多考生在报考时犹豫不决,缘于长期非公办不成名校的传统观念。其实,不少教育界人士指出,从民校目前发展势头、招生、就业等方面看,报读民校前景广阔。
民办高职并不是无奈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省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大,习得“一技傍身”的专科或高职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日渐好转,个别专业就业率甚至达100%。
如何选择高职院校?其实,这个阶段的考生志愿填报最应突出就业的主导性。民办高职中有一批优秀学校,从就业行情来看,这两年就业形式不错,有很多岗位等着去选择。从这方面讲,民办高职并不是考生无奈的选择。
针对选择复读的考生,有关专家提醒其注意,如果考分偏低不属于发挥失常所致的考生应抓住最后的入学机会,因为复读一年分数能否提高还是未知数。同时,我省高考人数预计在明后年达最高峰,升学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盲目放弃升大学的最后选择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
选民办高职关键看就业
“在专科层次,只要孩子肯学,都有学上,选志愿关键是找个好就业的。”记者了解到,专科选志愿,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成为家长和考生最关心的问题。
专科志愿填报在即,各类学校都开始了招生宣传。“你们学校的特色专业是什么?”“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如何?”这是家长对民办学校询问最多的问题。而记者从往年的录取情况了解到,一些民校的招生持续升温,其关键是就业前景好。民办学校办出特色专业,就业趋势好,自然就吸引家长和考生。
一些高校招生人士表示,家长和考生应该把就业看作专业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有的学校名气大,但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家长和孩子肯定就着急了。所以,对于高职层次,选专业比选学校重要许多,但一些家长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还存在误区。”
面向市场办学是“撒手锏”
面向市场需求,随时调整专业设置,是民办院校提升就业率的“撒手锏”。一般来说,民办院校专业按照市场人才需求而设,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各专业招生人数。一般这类学校招生时,只确定每年招生的总数,而各专业之间的人数比例却没有硬性限制。所以,学生先按照自己填报的“名义”专业考入学院,但在报到时,各科系在报到现场“摆下擂台”,向前来报到的学生介绍自己专业的课程、就业方向、优势等,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理性思考再进行专业的“二次选择”。由于每个专业都很热门,所以一般不会出现各专业间冷热不均的现象。
另外,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另一“招数”,他们利用企业资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保持了培养人才与企业产业间的“无缝对接”。
实操技能强的毕业生需求大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民办高校绝大多数每年的就业率都超过了90%,个别民办高校的就业率甚至达96%以上,就业质量也高。
近年来,规模技术人才紧缺,不少民办高校瞅准时机,着眼于为社会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第一线急需的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一般来说,其所设置的专业大多为工科类专业,并且都将实训课程作为理论教学以外的第二大部分,其师资力量中的双师型教师(拥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通常都占很大比重。也就是说,民办高校把职业化的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拥有较强实操技能的毕业生,正好满足了用人单位日益增长的需求。
随着办学条件改善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民办高校的声誉正在迅速上扬。这几年,民办高校的入学报到率在逐步提升,大部分都达到七八成以上,其中部分院校本科入学报到率接近90%,专科入学报到率接近86%。
热门专业大专生吃香
大专生的就业介乎于白领和蓝领之间,可以说是“灰领”,就业层面还是比较宽的。
大专生的优势在于:一是高职大专院校的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二是学生就业心态务实,稳定性较高等。而且,对于企业来说,大专生在就业市场还具成本低的优势,同样是操作性岗位,请大专生已足够。
省内多家专科院校对记者表示,由于他们开设的专业贴近市场需要,招生人数及时根据市场调整,在教学上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毕业生就业率都很不错,多数在90%以上,甚至比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还要高。特别是热门专业和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珠三角企业中十分吃香。
而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大专院校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主动与劳动、人事部门联系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大专生获得高级工证书的比例逐年提高。
有教育界人士告诉记者,一个社会中,人才呈金字塔结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永远是中坚力量。因此,结合自己的兴趣选准专科院校及专业,就业也有保障。
[1] [2] [下一页]
报考民办高职三步走
民办高职越来越多,如何在众多此类学校中,圆自己的大学梦。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建议,选校前走好三步,可以有效避免雾里看花。
第一步首先根据家庭收入情况、自我学习基础和学业完成后的发展去向来选择学校。然后是学校分析,选择一所既适合自己又极具发展潜力的学校的同时,还要考虑整个民办教育的大环境,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模式等。其次明确就读区域,决定大方向,选择北京、上海或是其他想去就读的省份。最后是专业选择,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志向,选择一个理想专业,不要强求目前的热门专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如物理不好勿轻易选择建筑专业,数学不好勿轻易选择计算机专业,多阅读相关择校报考指南。
第二步先了解民办教育,即了解学校的教育形式、资产形式、办学层次目标,经哪里批准,这一环节比较复杂而且非常重要,对其了解程度与您能否选择一所理想的学校密切相关。其次是咨询与初选,面对纷繁复杂的招生广告,如何查询?切忌大海捞针,要多问朋友或当地教育部门,也可拨打择校热线或上网查询。最后不忘实地走走,看看学校的硬件实力和周边环境,“货比三家不吃亏”。
第三步先确定目标,深思熟虑后对几个备选学校进行多选一的筛选,明确报考学校。学校选定后,在入学前要搞清楚所报专业是否为学校的强项专业及该专业以后的就业前景。做出最终选择后办理入学手续,要弄明白学校开学的时间,有无接站人员,需要带的生活用品、学校专业收费情况、如果不在这个学校读了能否退费等问题,缴费时要索取正规发票。
谨防民办学校招生陷阱
民办高职参差不齐,一些不正规的民办学校趁一些考生想升学的迫切心理,做出一些不规范行为,常常使考生上当受骗。教育主管部门提醒考生和家长,谨防民办学校的“招生陷阱”。
一些名气较小的民办学校,为达到招生目的,往往使用各种手段与名校搭上一点关系,提高自己地位。这些学校或把执教老师吹嘘成“经验丰富的教授”,或夸大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或故意隐瞒获取文凭的条件,或对学生取得文凭和就业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
为了抢夺生源,一些民办学校采取高额回扣“提成招生”,将招生权代理给一些中介机构和个人。代理人往往对学校进行不符合实际的夸大宣传,诱使考生上当。
每年高考过后,都会有一些中介机构和个人打出“内部招生”的招牌,拿着各大院校“内部招生表”,声称与某高校有关系,只要肯花钱,分数低一点也可以上,而这些“内部人士”往往拿到中介费后就一溜了之。
针对这些现象,教育主管部门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要向教育部门充分了解报考学校的办学条件、设施和教学质量,不要轻信广告和招生简章,更不要相信“招生中介”,以免让骗子钻了空子,耽误了孩子的前途。
“首都经贸”在湘追加16人
首都经贸直属院系华侨学院开设的中外合作“全英文授课”的1+3,2+2,3+1,3+2(本硕连读)国际合作教育学生今年继续在湘招生,尽管该校招生计划名额已满,但湖南生源质量好,今年该校将首次考虑增录湖南考生,考生追加计划16人。
据悉,在首经贸今年增录到我省的招生计划中,涵盖了工商管理、国际金融、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游戏开发、教育学等9个专业。只要你是三本线以上考生,就可前往五一大道银河大酒店1101房间领取入学申请表。报名要求,英语成绩不能低于80分,并现场进行100分钟的英语笔试和20分钟的综合素质和口语面试,考试日期为8月15日。
[上一页] [1] [2]